English

传统产业如何赢得未来

1999-08-20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敬智 我有话说

传统产业如何摆脱困境,扭亏为盈,赢得未来?这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。除了政策之外,技术创新是企业向前发展的关键,这个道理在记者的采访中进一步得到了确认。

沈阳模具厂的体会

一提起技术创新,人们往往会与新的产品,甚至是与原产品完全不同的产品联系起来。其实这是不准确的。技术创新也包括在原有产品上的创新,从而提高在原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,取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。沈阳模具厂所走过的就是这样一条技术创新的成功之路。

20世纪80年代末期,子午轮胎从国外传入国内,当时的各轮胎厂宁可花11万美元的高价,从国外购进子午轮胎模具,这给以生产轮胎模具为主的沈阳模具厂带来巨大的冲击。沈阳模具厂一下子跌入了低谷,生产任务不足生产能力的1/4,走入连续亏损的恶性循环。到1990年时全厂已破烂不堪,负债高达6000多万元,面临破产的边缘。

为摆脱困境,他们首先靠贷款从德国引进了子午胎活络模制造技术及主要装置,建成了中国第一条活络模生产线。该生产线于1990年末投产之后,他们马上集中了全厂的精兵强将开始了对引进技术的技术创新工作。

他们先是将CAD技术应用于生产,建成了我国第一个CAD/CAM制造系统,它不仅使产品的设计周期缩短一倍,而且提高了模具加工精度,优化了加工过程,使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。

接着他们通过用数控系统改造普通机床,使其加工精度、机械性能与引进的先进的数控机床几乎一样,加工的优质品率达到100%。此举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,提高了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,而且盘活了大批国有资产。

技术创新很快便使沈阳模具厂摆脱了困境,扭亏为盈,1998年全厂实现工业总产值4611万元,是技术创新前的8倍,实现利税527万元,职工收入达到技术创新前的5倍。

靠技术创新将成本降下来

东北制药总厂是生产维生素C的一个主要大厂,产品刚出来时,效益的确不错。但好景不长,随着众多维生素C厂家的建立,竞争骤然加剧,企业间大打价格之仗,导致销售价低于成本价。作为维生素C大厂的东北制药总厂很快就从顶峰跌落下来,成了一个亏损大户。

怎么办?两条路,一条是转产,这谈何容易,因为每上一个新的大项目,都需要一笔巨大的投资。对一个亏损企业来说,这样做实在是太难了。二是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,将成本降下来,降到市场销售价以下。厂领导决心走第二条路。为此,他们首先制定了调动厂内科技人员积极性的一系列政策,项目负责人收入可达3500元,做出成果还有重奖。在调动本单位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同时,他们还与中科院生态所等5个院所建立了技术、开发与管理的合作关系,经过近4年的努力,一项新的生产维生素C的新技术被他们找到了。这项新技术不仅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,而且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,万吨效益可增加1000万元。

竞争力在技术创新中增强

沈阳鼓风机厂是50年代按照当时苏联的模式建立的一个大厂。由于技术水平落后,信息不灵,前些年在市场竞争,特别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常常失败,经济状况不景气。

1990年,该厂被国家科委选为“863”计划自动化领域的CIMS主题重点应用工厂。之后,建立起沈鼓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(SB—CIMS)和透平压缩机叶轮柔性制造单元,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、计算机辅助试车(CAT),建立了立体自动仓库等。这一切,大大提高了该厂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、新产品开发和生产能力,提高了产品质量,降低了成本,缩短了产品的交货期,使其在国内、国际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取胜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